找到相关内容58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中有关环境伦理学观念的阐述

    社会还是国家想要为世界的和平作出努力,却对暂时和终极都有利的世尊释迦牟尼的深刻的教导没有进行彻底的贯彻执行,只能在自己被污染的内心的驱使下步入歧途。想为众生带来福音只有贯彻佛法而无它道:真如在油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549845.html
  • 西夏佛教研究(2)

    ”(4)。对“会使他人歧途,有犯天条及煽惑人心”的妖言和“有危言耸听者以能预知未来相招摇并传授风水遁甲之术”者都予以严禁(5)。总之,佛教影响了党项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也改造了佛教本身。佛教与原始宗教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2650086.html
  • 回鹘文《兔王本生》及相关问题研究

    为了你们自己的生命  37.不要残害[别人]的生命……  38.……感激……[要]满足和满意  39.你们现在的生活。对走入歧途之人,  40.请怀有仁慈之心  41.继续护送其前行!  42.如果...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6.html
  • 禅宗与佛学(2)

    禅宗机锋:这是谈禅与讲禅学者最乐于称道的禅学,其实,妨碍禅宗慧命的延续,与学禅容易走入狂妄歧途的原因,就是后人过于爱好机锋的过失。机锋,本来是由六祖开始启其端倪,到了马祖道一,与百丈、黄檗,临济禅师们的...,那你还不如吃一粒L.S.D.的幻想药,或者吃不过量的安眠药,岂不也有相同之妙吗?你能说这便是道吗?现在国内外许多参排与谈禅的人,每每提到这事,所以不能不加以说明,以免误人歧途,平白地陷害了一个有用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550301.html
  • 禅宗与佛学(3)

    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须他来多管,他只须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6)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住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650302.html
  • 真言教义汇集 (下)

    从某一个出发点走入歧途,当然曾历经不同的境界,因而得到不同的经验。这并不代表更上层楼,入较高的境界。即使就是证到非想非非想定,进入四空天的巅峰,在那里身心俱泯,色空双亡,仅住细识,寿长八万大劫,仍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350406.html
  • 持松法师年谱(1)

    傍徨歧途之中,踟蹰犹予之际,得此开示,不啻拨昏霾而见清明,既欣且愧,感激至于泣下,于是,持师仍然返回归元寺。   1914年,民国3年,21岁   春,可安法师到归元寺来讲《楞严经》,持师听之不能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450407.html
  •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趋向

    (佛经的常例,越是方便,越是功德无可思议)的眩惑,顺着世俗心而发展,那是会迷失‘佛出人间’,人间大乘正行而流入歧途的”。 然而,印顺并没有一概否定方便法门,他说:如...

    张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650435.html
  • 从天台“六即”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相应。”(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七章〈出家众的德行〉)在解说“解脱道”时,又说:“佛弟子应以般若自证得解脱为要务,……如不了解道要,一心专修禅定,或者求神通,那是要滑入歧途的。”(印顺〈如实的解脱道〉,《...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950940.html
  • 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

    强调观想的重要。 净土一门到后来越趋简易,以至认为只须念佛持名,观想庄严乐土佛相,即可借弥陀愿力,往生净土佛国,而不须要研读经论。杨氏则认为,单持名号或一心专念,日久易于疲懈,甚至走入歧途,“故必...

    楼 宇 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0151001.html